內容來自sina新聞cn

供給側改革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國傢高層領導人9天內3次提及供給側改革足以說明這是眼下中國經濟的一劑對癥良藥。昨日,國傢主席習近平在APEC會議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要解決世界經濟深層次問題,單純靠貨幣刺激政策是不夠的,必須要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使供給體系更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此外,中國不僅要發揮自身自貿區及吸引外資的優勢,還應當搭乘亞太這艘經濟“巨輪”,與區域內經濟夥伴在RCEP、“一帶一路”、亞投行等方面展開更深層次的互聯互通。

習近平APEC會議再提供給側改革

昨日,習近平在APEC會議上再度強調瞭經濟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性,但在他看來,結構性改革不僅僅是中國自己的事,整個亞太也應當推進改革創新。他表示,“要解決世界經濟深層次問題,單純靠貨幣刺激政策是不夠的,必須下決心在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給體系更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

而在本月10日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習近平也表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這也是中央首度提出供給側改革的概念。

丁種建地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就在整整一星期之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成為瞭供給側改革的倡導者。17日,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會議時強調,要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與此前不同的是,李克強在提法上將供給側和需求側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供給、需求“兩手抓”的論調一時風頭無兩。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看來,高層領導人9天內3提供給側改革,意味著在外需不足、內需潛力和空間有限的情況下,今後經濟發展的著力點將從原本的重需求逐步轉變為供給需求共同發力。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昨日在財經年會上表示,中國的供給體系和結構至少存在六個方面的問題,如供給體系總體呈外向型、主要面向低收入群體、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高過快等,其中高成本是供給側最致命的硬傷。更早前,國傢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思想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王軍表示,刺激需求側主要著眼於短期,但隨著經濟發展達到一定程度,著力點發生偏移是必然結果。他還特別強調,其實中國一直在進行的體制改革等都屬於供給側改革,此次是對此類型改革進行的一次總結和歸納,並形成統一提法。

大幅減少外資準入限制

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提出“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說法,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想在世界經濟大潮中站穩腳跟的中國經濟。習近平在此次APEC會議上也表示,“中國經濟仍然面臨復雜的內外環境和較大的下行壓力,同時也經歷著改革的陣痛,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

而在業內看來,剛剛完成“十三五”規劃的中國經濟既需要磨練自身本領,也需要吸納外來經驗。習近平指出,未來中國經濟將更加註重效益質量,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提升消費對於經濟增長的重要性。與此同時,要把發展著力點更多放在創新上,讓市場真正成為配置創新資源的決定性力量,讓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主體。

而在對外開放領域,習近平重申,“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他特別提到,中國將繼續推進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大幅減少外資準入限制。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大量吸引外資並不意味著國內投資已經疲累不堪,需要依賴外部刺激。“很多國內企業並不缺錢,缺的是大批好的投資項目,許多企業正在做的‘走出去’就是很好的例證。”白明表示。

他還認為,就中國當前的經濟發展而言,吸引外資更多的是出於一種優化資源和要素配置的考量。“外資進入中國拉動經濟增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也需要國外企業先進的生產、管理經驗作為參考,另外,外資入華還能帶來國際先進的產業鏈,這對於中國的產業升級也是一項利好。”白明說道。

亞太“巨輪”同舟共濟

但中國並非“一個人在戰鬥”,習近平就表示,“面對世界經濟中的激流險灘,亞太這艘巨輪必須校準航向、把好舵盤,亞太各經濟體必須勇於擔當、同舟共濟”。他還特別強調要推進亞太各經濟體之間的互聯互通。

實際上,中國與其他亞太經濟體之間存在許多互聯互通的“紐帶”。目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談判已接近完成,中澳、中韓自由貿易協定有望於年內生效。但白明認為,盡管我國已經簽署14個自貿協定,但許多自貿協定含金量不足,未來的主流趨勢應當是升級已簽的自貿協定,以高規格高標準要求新簽的自貿協定。

此外,目前“一帶一路”已得到60多個國傢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和參與,勢頭已起,效應初顯。而預計將於年底前正式成立的亞投行也即將“開門迎客”,為區域內甚至是全球范圍內的一批重大項目提供融資支持。

白明表示,無論是從地域上還是從緊迫性上,中國都應加緊與亞太的合作關系。“美國的TPP實際上已經拉攏瞭半數的APEC成員國,中國就算是出於化解壓力的考量,也必須加緊如亞太自貿區等區域經濟合作的建設。”但他也表示,加強亞太區域內的互聯互通其實對區域內的國傢都有好處,就以亞太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國和美國為例,中國希望打開更廣闊的對外開放空間,美國同樣也覬覦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

北京商報記者 肖瑋 南淄博

新聞來源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151119/074523798846.shtml

借貸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ulinec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